9月25日下午,马克思主义学院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”课教研室在3号楼107教室召开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交流会暨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”集体备课会,会议由余世建副院长主持,全体教研室成员参加了会议。
储洪涛老师分享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意义,并谈到作为思政课教师,要坚持立德树人,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,拥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不断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,及时准确把党的最新理论传达给学生,引导青年学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。
孙亚茹老师对《决定》中的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原则,经济和民生领域改革的全面部署,教育、科技、人才、创新领域改革,民主与法治领域改革,加强党的领导和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,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要求等六方面内容进行了解读和说明。
黄超老师谈到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教材、进课堂、进头脑,是思政课教师的应尽职责。作为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对照“政治强、情怀深、思维新、视野广、自律严、人格正”的目标要求,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;其次,密切结合学情,依托本校特色,坚持从“灌输说服”到“培根润心”,坚持问题导向,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,注重实践教学。
交流会后,围绕“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”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”这两章内容,吴敏和黄超老师分别进行试讲。与会教师从授课逻辑、理论维度、案例选取、价值意义等层面对试讲进行点评;对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、课件制作、教学方式等方面给予了评价;聚焦如何备好课、上好课,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、实效性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。大家纷纷表示,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,把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》课讲好的要求是做到讲深、讲透、讲活。
余世建副院长对以上教师的交流分享及备课情况表示了肯定,提出要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现状,强化组织领导、善用多重资源、促进思政教育入脑入心,助力大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。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,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,结合集体备课会深入开展主题教研,进一步提高学习成效,把各项举措落到实处。
(文:黄超 图:陶德庆 审核:余锋)